媒体关注

为技能强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发布时间:2014-12-30 文章来源:
  “千个水箱无泄漏,万个焊缝无缺陷。”当一辆辆电力动车组风驰电掣、平安抵达终点时,吉林省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谢元立的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从一个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上学,进厂当了工人的技校毕业生,到如今成长为中国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领军企业的一名现代焊接加工技术资深专家,推动高铁“走出去”,谢元立迎来了人生最出彩的时刻。
  出彩人生,来自一场由技术革新左右市场格局的机遇。实践证明,德国汽车、瑞士手表、日本电子产品之所以在全球具有竞争力,我国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铁技术、核工业等重点领域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在这样的时代下,越来越多的“谢元立们”从幕后走向前台,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截至2013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已达1.5亿,与2004年相比,总量增长了624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增长1900万人,10年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比例提高了4个百分点。
  如今,当“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全国1.5亿名技能劳动者又开始踏上追求“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行程。
  作为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钳工、高级技师胡应华出色地完成了“亚洲第一锤”、“轧机之王”等数十项国家重大装备的装配工作,成功突破了8万吨大兴模锻压机油封安装技术这道难关。
  不过,从整体发展水平看,传统的“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技能”观念尚未从根本上扭转,技能人才仍存在“经济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激励保障政策不完善,上升空间有限”等问题。
  “要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从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转到依靠人力资本质量上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指出,“我们不仅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更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生产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步,使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洛阳机车厂轰隆作响的车间里,有一个干净的小办公室,里面有很多先进设备,墙边的铁柜子里堆满了各种钳工工具,这就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张素丽的工作室。“制作伤损轨”、“扁铲截钢筋”……一系列钳工技艺的绝活,都是在这间工作室里练就。而这只是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中的一项呈现,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正在中央财政的持续投入下得以实现。2010—2013年,全国共开展政府补贴职业培训7673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人数累计7072.5万人。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在国家层面实施了如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等项目。在地方,河北、山东等地实施了“金蓝领培训”,河南开展了“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广东推行“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目的就是要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化,打造技能强国。

附件:

相关文档: